值广东祈福医院建院二十周年之际,医院工会委员会组织举办“我和祈福医院不得不说的故事”员工字画/照片/视频/征文活动。经过各科室和员工自发创作投稿,最终由工会投票决出各类奖项,现对部分作品整理刊登,以彰其荣。
二等奖作品刊登
字画类

作者:财务部-申又梅
照片类
科教办:杏林青苗,在祈福启航
2015届硕士研究生
2016届硕士研究生
2017届硕士研究生
2018届硕士研究生
2019届硕士研究生
2020届硕士研究生
2021届硕士研究生
广东祈福医院重视医、教、研齐发展,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导师团队,自2005年起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,累计培养近百名,许多毕业后选择留在我院发展,均已成长为各科室的业务骨干,有些已走上领导岗位。
无论起点 不问终点
——我与祈福医院同成长
20年,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时间刻度;20年,从时间到梦想,这是一种情怀。20年,广东祈福医院,一个响亮的名字。20年的艰苦创业与摸索,有多少传说匍匐于叙述?要怎样的宽阔才能纳下她的传奇?
时光荏苒,2010年加入广东祈福医院,转眼已十一载春秋,不觉间我已是有11年工龄的老员工了,非常有幸加入祈福医院这个大家庭,与医院同成长。这十年,见证了医院的发展变革与兴盛,见证了她劈风斩浪、屡转乾坤,感受了她的急流与辉煌。而我也从青春年少时挥斥方遒,到如今已过而立的沉着耕耘。随着医院的蓬勃发展,我个人的潜力也得到了进步和提升。在这里,有着传我经验、助我成长的领导与同事,有着彼此相携、同舟共济的和谐氛围。在这里,青春洒下的每一滴汗水回味起来都甚觉甘甜。在20周年的这个特别的瞬间,便觉心潮涌动。
康复医学是我的梦想,我要感谢我的职业,是它让我懂得了对生命的爱护与尊重;是它让我感受了爱与感动;是它让我明白了奉献的意义。我更要感谢祈福医院,是她让我的梦想有了航向,有了茁壮生长的土壤,让我可以在康复医学的路上一展抱负。
祈福医院是开放的,使得我每一次转身都获得了成长的蜕变。从儿保到自然疗法到骨科中心,再到回归康复中心,每一次的选择,都是一种成长与历练。每一次的选择,都是为了将康复医学推向更系统,让自身专业技术得到更全面提升。
祈福医院是前瞻的,她给了我展示事业的空间。作为我们的坚强后盾,她的前瞻,使我得以实现“推行骨科-康复一体化”的梦想,帮助骨科患者解决痛苦,完成功能恢复,重返家庭、重返社会。她的前瞻,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勇气,帮助我和我的团队在学术的路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,多次获得全国性论文发表,多次在全国非公机构案例大赛中斩获殊荣。
祈福医院是包容的、多彩的、有温度的。她的包容,使我可以做自己热爱的事业,专注工作的当下。她的多彩,使得我的篮球梦、文化梦得以绽放,院内的篮球文化、每年的赛事,科室每周的篮球活动、首届篮球嘉年华的圆满落幕,给我们祈福人增添了生活的色彩。她的温度,鲜活在党建活动。她的温度,担当在新冠疫情,万众一心,驰援一线,责无旁贷。天地有大美,人间有祈福!所有的所有,感恩我有幸参与!
“风雨笑谈几苍茫,不问回报问成长。”每天清里,我迎着第一缕阳光,踏进祈福医院,踏进科室,同事间见面一起“早上好!”,与患者间的一声“你好!”,伴随着温暖的问候,开始一天的工作。
最让我难忘的是医院对我的培养,领导对我的关心、重视、帮助、支持与鼓励,难忘与团队一起共克科研学术难关。是她,教会了我——光来了,就迎着光生长;雨来了,就迎着雨生长。这样,所有的努力和坚持才不会被辜负。
我爱我的工作,更爱我的医院,她就像那些传统匠人,不喧哗,自有声。我要感谢医院,感谢科室,感谢团队的一个人!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将继续秉持“诚信、奉献、拼搏、担当、敬业”的核心精神,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医院创造更多的价值,去开创医院更加灿烂的明天!
有一种目光不远不近、却一直守望,有一种关系不惊不扰、却一直陪同,这便是我和我的医院。今天,我只想对她说:“生日快乐!感恩遇见!”

作者李涛参加义诊活动
作者:康复中心-李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