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小孩你别馋,
过了腊八就是年。
擅长中医调理的王主任指出,腊八粥各地做法不尽相同,从中医角度讲,不同体质的人选择的食材需因人而异。
主材料:适量红豆、绿豆、豇豆、黑豆、花生、大米、糯米、紫米。
作法:用温水淘洗干净红豆、绿豆、豇豆、黑豆和花生,再加适量温水浸泡两小时,倒入锅中。大米、糯米和紫米淘洗干净后,和豆子一起倒入锅中,加入足量的温水,盖上盖子小火煮20分钟。水沸腾后加入一小勺食用碱面,并且把锅里的食材充分搅动,再盖上盖子继续小火熬煮,等到锅里的食材软烂,成为深红色粘稠糊状,即大功告成了。
王主任表示,要想熬制成的粥味道更佳,还可以在倒入米的时候加入核桃仁、大枣、几粒枸杞子和葡萄干,不仅看上去美观,食用起来也更甘甜。身体虚弱的人还可以加入桂圆肉,在粥快煮好的时候加入一两匙黑糖。这样做出的腊八粥,芳香浓郁,口感丰富醇厚,健脾暖胃,散寒祛湿,很适合身体虚弱的人食用。如果身体比较结实,平时湿气重,也可以加入莲子、芡实和薏苡仁,这些食材不容易煮烂,记得先和豆子一起浸泡。
王主任特别强调,以下特殊人群食腊八粥时需要注意:
1.糖尿病患者尽量选择不加糖。宜用燕麦、大麦来增加粘稠感,同时可适当多放些杂豆类食材,帮助控制血糖上升速度。
2.消化不良者,腊八粥中应少放黄豆、黑豆等豆类,因为豆类中含有胀气因子,如食用过多,会造成肠胃不适。
3.对于肥胖人群,要少加白米等容易消化的食材。最好不加糖,多加芸豆、红豆等种皮相对厚一些的淀粉豆类,使粥的质地软而不烂,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饱腹感。
腊八是粥,
是节,
是不尽的相思味!
喝一碗甜糯糯的腊八粥,
是冬日里最绵长的温情!
本文指导医生
王宏凯
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近30年。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,出版学术专著2部,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。运用传统中医中药疗法调理体质失衡(阳虚、气虚、气郁、湿气重、易上火、过敏体质等)、慢性生理功能障碍(免疫低下、体质虚弱、慢性疲劳、睡眠障碍、心情不好、神经衰弱、消化不良、出汗异常、排便异常、夜尿多、性功能下降、月经失调等)、现代生活方式病(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超重肥胖、高尿酸等)。运用仲景经方和独创新八纲辨证体系诊治呼吸、消化、神经、肿瘤科疑难病症和慢性疾病。运用传统运动疗法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易筋经、祖师功、桩功、辟谷术等调养身心,结合中医药抗衰老,延年益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