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1643078524083204/
8月25日,台风无情,雨不知停歇,人间却有温情。
傍晚,祈福医院“最美急诊护士”冒雨跪地
为一名猝然倒地不醒的69岁阿姨紧急实施心肺复苏按压,
并成功挽救阿姨性命的事迹,感动了很多人。
最美的跪地姿势,最美的急诊护士,还有最美的撑伞邨民,
社会的正能量,原来一直在身边。
休假护士在外突遇老人昏迷,把握黄金4分钟紧急复苏!
8月25日17点47分左右,
一名69岁的阿姨在公交站旁猝然倒地,
正准备外出聚餐的诊科护士“九妹”看到后,
不仅不避嫌,反而主动向前查看,
发现老人无反应无意识、无脉搏无自主呼吸后,
九妹立即拨打120,
但当时救护车已出车无法第一时间赶到,
考虑现场就在医院对面,为争取时间,
值班医师马俊健和护士汤湘云立即带上专业急救包冒雨跑步前往。
猝然倒地、无呼吸心跳的黄金抢救时间是4~6分钟,
否则大脑缺血缺氧导致不可逆损害,
即使心肺复苏成功,也是脑死亡,后果不堪设想!
九妹呼救完立刻跪在地上为阿姨实施标准的心肺复苏,
为阿姨争取最大的生还可能性!
雨水打湿了九妹的衣服,砂粒磕着跪在地面的膝盖,
这些她都不曾思考。
爱心雨伞筑起了安全带,热心邨民感动人!
旁边的邨民见状,也冒雨加入抢救阵营中,
十多名热心邨民同时高举着伞为九妹及老人挡雨,
毫不在意被淋湿的自己!
爱心伞为医患筑起了安全带,
另有两名医院其他科室的医生也迅速加入心肺复苏按压轮换!
急诊马医生和汤护士于17点55分赶到后,
汤护士也不顾及雨水和砂石,立刻投入到心肺复苏按压当中去。
救护车大约在17点58分赶到,
为患者接上生命体征监护时,发现是室颤(相当于心脏骤停)!
医生立即为其进行电除颤,并紧急驱车赶回急诊科。
心肌梗死低于1%生还率 急救到位患者转危为安!
急诊科段鹏凯副主任马上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、呼吸机辅助通气,
千钧一发,患者再次突发室颤,再次紧急除颤!
经过一轮积极抢救,18点05分,患者恢复正常心律,
18点45分左右,患者恢复意识,清醒过来!
随后进行心电图检查,初步诊断患者为“急性冠脉综合征”(急性心梗),
CT紧急排查患者无颅内出血的情况后,
19点5分,患者被送进医院心脏介入中心(国家胸痛中心),心血内科副主任林朴卿在20分钟内完成了急诊冠脉介入手术,
蔡阿姨终于转危为安,住进CCU病房。
8月26日早上9点,经过系列治疗,阿姨恢复的非常好,无明显不适,头脑清醒、思路清晰,除晕厥摔倒造成的面部淤伤外,
各项生命体征良好、没有任何并发症及后遗症,
阿姨被成功救活了!
在医院外猝然倒地的成功救治率有多大?
1%不到!
也就是说,100个不幸者中,少于1人可被抢救回来!
蔡阿姨就是幸运的一个!
院前院内急救无缝对接,国家胸痛中心救治能力强!
医院急诊科卢勇主任对这系列快速救治给予了充分肯定,
“得益于院前和院内的无缝对接,也得益于护士及医生的使命感!”
据了解,急诊科要求每位医护对院前急救4项技术的每一个动作掌握精准到位,
年仅24岁的九妹和湘云,是急诊科亲自培养的护士“骨干”,
从实习到留院工作,九妹、湘云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护士。
事后九妹、湘云也表示,当时根本没有考虑下雨,救人最关键!
“这个职业,有它的价值和意义”急诊科杨兰护士长说道。
每一次出外,大家都习惯随身携带呼吸膜等能随时进行急救的装备,
本着救人为先的使命,绝不放弃眼前的任何一个生命。
而为蔡阿姨做手术的医院国家胸痛中心团队,
也是让市民十分信任和认可的一个团队。
据胸痛中心医疗总监、心血管内科洪长江主任介绍,
2018年6月通过广东省认证至2019年5月,国家胸痛中心成立一年来
救治患者达1735人,为204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手术,
最短D-2-B时间(从患者进医院大门-血管开通)仅为16分钟!
2018年第三、四季度质控总体评分甚至获得满分100分,
质控水平位列全市第二,仅次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。
目前国家胸痛中心在综合救治能力、质量控制上已达国家先进水平!
这次也成功为蔡阿姨实施紧急心脏介入血管开通,助患者转危为安。
患者阿姨向各位施救的医护及举伞邨民表达谢意!
蔡阿姨清醒后得知这一切,倍外感动。
“原来有一群医生护士为我做了这么多事情,
非常感谢所有施救的医护人员和及举伞邨民。”
感谢这个有爱的大集体,
你们都是最棒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