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风无情,人间有情。8月25日傍晚,番禺区鸿福路一公交站旁,一名69岁阿姨因心梗突然栽倒在地,失去意识,刚巧路过的祈福医院急诊科护士林华妹马上冲上前,冒雨跪地为老人紧急实施心肺按压。
过程中,十多名热心市民也冒雨加入抢救阵营,举伞挡雨,一把把伞撑起了一个街头“临时急救室”。最后救护车来到,将老人及时送往医院,成功挽救阿姨的生命。
突遇老人昏迷,休假护士雨中跪地抢救
当日17点47分左右,祈福医院御膳房对面的公交站旁,一名69岁的阿姨猝然倒地,正在等车外出的“九妹”,祈福医院急诊科护士林华妹看到后,马上向前查看,“我是一名护士,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自觉会过去看看。”
九妹发现老人无反应无意识、无脉搏无自主呼吸后,她立即拨打120,但当时祈福医院救护车已出车无法第一时间赶到,考虑现场就在医院对面,为争取时间,值班医师马俊健和护士汤湘云立即带上专业急救包冒雨跑步前往。
九妹呼救完立刻跪地实施标准的心肺复苏,一下、两下、三下……争取最大的生还可能性!另有2名路过的其他科室的医生看见后也迅速加入心肺复苏按压轮换。
不料雨越下越大,街面上漫出的水开始淹到阿姨后脑勺,九妹和同事将老人往高处移动了一下,继续进行心肺按压。打湿了林华妹的衣服,砂粒磕着跪在地面的膝盖,这些她都顾不上,“当时只想着救命最要紧”。

(工作中的急诊科护士林华妹)

(热心邨民拍摄的视频截图)

(急诊科护士汤湘云)
救护车约在17点58分到,为患者接上生命体征监护时,发现是室颤(相当于心脏骤停)!医生立即为其进行电除颤,并紧急驱车赶回急诊科。急诊科段鹏凯副主任马上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、呼吸机辅助通气,千钧一发,患者再次突发室颤,再次紧急除颤!经过一轮积极抢救,18点05分,患者恢复正常心律,18点45分左右,患者恢复意识,清醒过来!
随后进行心电图检查,初步诊断患者为“急性冠脉综合征”(急性心梗),CT紧急排查患者无颅内出血的情况后,19点5分,患者被送进祈福医院心脏介入中心(国家胸痛中心),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林朴卿在20分钟内完成了急诊冠脉介入手术,蔡阿姨终于转危为安,住进CCU病房。
次早9点,经过系列治疗,阿姨恢复良好,无明显不适,头脑清醒、思路清晰,除晕厥摔倒造成的面部淤伤外,各项生命体征良好、没有任何并发症及后遗症,阿姨被成功救活了!

洪长江主任探望已清醒的蔡阿姨
在医院外猝然倒地的成功救治率有多大?1%不到!也就是说,100个不幸者中,少于1人可被抢救回来!蔡阿姨就是幸运的一个!
据了解,猝然倒地、无呼吸心跳的黄金抢救时间是4~6分钟。如果大脑缺氧超过4分钟以上,将导致不可逆损害,即使心肺复苏成功,也可能成为植物人或脑死亡,后果不堪设想。
所以,在心脏骤停后,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按压相当必要,蔡阿姨之所以能救活,且没有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,就是得益于她发作时偶遇了这位最美急诊护士!
据悉,急诊科要求每位医护对院前急救4项技术的每一个动作掌握精准到位,年仅24岁的九妹和湘云,是祈福医院急诊科亲自培养的护士“骨干”。急诊科杨兰护士长说道,每一次出外,大家都习惯随身携带呼吸膜等能随时进行急救的装备,本着救人为先的使命,绝不放弃眼前的任何一个生命。
祈福医院急诊科卢勇主任对这系列快速救治给予了充分肯定,“得益于院前和院内的无缝对接,也得益于护士及医生的使命感!”
蔡阿姨清醒后得知这一切,倍外感动。“原来有一群医生护士为我做了这么多事情,非常感谢所有施救的医护人员和及举伞邨民。
而为蔡阿姨做手术的祈福医院国家胸痛中心团队,也是让市民十分信任和认可的一个团队。
据胸痛中心医疗总监、心血管内科洪长江主任介绍,2018年6月通过广东省认证至2019年5月,国家胸痛中心成立一年来救治患者达1735人,为204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手术,最短D-2-B时间(从患者进医院大门-血管开通)仅为16分钟。
2018年第三、四季度质控总体评分甚至获得满分100分,质控水平位列全市第二,仅次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。目前国家胸痛中心在综合救治能力、质量控制上已达国家先进水平。

“出手”的四位医护人员
(右二副主任段鹏凯,右一护士林华妹,左一护士汤湘云,左二医师马俊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