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糊涂,老了就会犯糊涂,很多人认为老了犯糊涂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。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,如果老人常犯糊涂,丢三落四,说完就忘,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警惕可能患上了老年痴呆症。
9月21日是“世界老年痴呆症日”。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疾病,9月20日广东祈福医院神经内科季燕副主任医师坐客广州番禺电台FM101.7《养出好人生》栏目,为大家讲解怎么判断早期老年痴呆,如何预防老年痴呆?
Q:早期老年痴呆都有什么症状?
1、近事遗忘。即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掉,甚至瞬间即忘,但对一些陈年旧事却记得很清楚。
2、反应迟钝或言语啰嗦。言语表达不流畅,含混迟钝,说话啰嗦,分不清主次,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识,对一些无关的事纠缠不休。
3、定向障碍。痴呆症患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,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,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那儿的,更不知道怎么才能回家。有的痴呆症患者甚至根本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,也不知道年份、月份、日期等。
4、思维与判断能力差。经常忘记年月日,不知道自己存了多少钱,甚至连自己有几个子女也记不清。痴呆症患者会将东西放在特别不合适的地方,如把电熨斗放在冰箱上,把手表放在饭碗里。
5、主动性与条理性差。失去以往的积极主动性,变得消极被动不愿交往,料理家务无条理,做事颠三倒四。
6、敏感多疑。认为亲人对自己不好,子女不幸,怀疑自己的东西被家人或邻居偷窃,把自认为贵重的东西经常东藏西放,但实际上藏得并不隐蔽。
7、性格改变,情绪不稳。喜怒无常,易激怒或伤感,抑郁或欣快,戏谑、任性、自私、幼稚,或与孩子斤斤计较。
8、行为反常。将废物视为珍宝予以收藏;行动诡秘但动作愚笨;饮食不规律或睡眠颠倒。
Q:临床上从哪几个方面来判断老年痴呆?
第一: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,可以综合为“ABC”三大症状
“A”指的是日常生活能力降低(英文简写ADL),包括基本生活能力(吃、穿、行、个人卫生、大小便)和应用基本生活工具的能力(洗衣、做饭、花钱、应用电话)降低或丧失;
“B”指的是精神行为(BEhAvior)异常,包括妄想、幻觉、淡漠、焦虑、激越、抑郁、侵扰等;
“C”则指认知功能(Cognition)障碍,包括记忆力减退,定向障碍(时间、地点、人物),语言障碍,计算力下降等。
第二:量表评估。
第三:头部MRI及脑电图等检查。
Q:怎么区分是健忘还是老年痴呆?
良性的健忘和老年痴呆症是不同的,而且“有章可循”。
第一、良性的健忘是老年人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,其忘事的原因往往是注意力容易分散,不够集中;而老年痴呆症所导致的记忆力下降则严重得多,即使注意力集中,也记不住东西。
第二、良性健忘主要表现为近记忆或即刻记忆减退,比如,几分钟前想着要回家拿钥匙,几分钟后就忘了;老年痴呆患者则在此基础上,还有远记忆或延迟记忆的减退,不仅眼前的事想不起来,几年前的也都忘光了。
第三、良性健忘者容易忘了某些概念、规律、公式等,例如让老人买点水果时,他会突然忘了“水果”的概念,以为“水果”是专指某一种水果,以至于冥思苦想;而老年痴呆者不仅有语义记忆减退,还会出现情景记忆减退,即对亲身经历的事情、所见到的故事情节容易遗忘和混乱,例如刚看完一场电影,却搞不清电影情节和人物间的关系。
第四、良性健忘者只是部分记忆减退,经人提醒,还能回忆起来;老年痴呆者的病情却呈现出渐进性,容易完全忘记某事,即使有人提醒,也想不起来。
第五、良性健忘者的正常生活往往不会受到影响;而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、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可能受到影响,例如买东西结账时不懂得找钱,在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等。
不过,区别良性健忘和老年痴呆症,对老百姓来说,还是比较困难的。如果为了以防万一,发现老人爱忘事,最好带他们到医院的神经内科,由专业医生通过神经心理测评,来进行判断。因为有数据显示,在健忘者中,有15%的人属于老年痴呆症的早期阶段,如果不及早加以干预,他们就可能会以每年15%的速度,逐渐发展成老年痴呆。
因此,尽管不用总是疑神疑鬼,一旦有了症状,还是早检查、早诊断、早干预才最保险。
Q:在家里有什么方法可以简单测试老人是不是属于老年痴呆症,是否需就医?
教大家一个有趣的方法,画个手表,就可以测一下有没有老年痴呆,具体步骤如下:
1、画出闭锁的圆(表盘),1分;
2、将数字安置在表盘上的正确位置(所有数字都在圆内),1分;
3、按顺序将表盘上12个数字填写正确,1分;
4、再告诉老人画好十点十分,将指针安置在正确的位置(指针上是否有箭头?分针是否比时针长?等等),1分。
画钟试验得4分为正常,3分为基本正常或轻度痴呆,2分多为中度痴呆,2分以下则已经到了重度痴呆了。画钟测试老年痴呆的准确率达80%~90%,老年人如果不能按质完成画手表这个测试,就表明有患痴呆的可能。
Q:早期发现后及时治疗老年痴呆,相比于后期才治疗,预后有什么不同?
区别很大:第一、很多疾病可导致痴呆,早期发现治疗痴呆,就是治疗原发病。第二、就痴呆本身来讲,延长生活质量、减轻家人负担,包括精神负担、经济负担。老年痴呆的预防要从中年健忘开始做起,健忘之初是预防痴呆的最佳时期,早期防治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延缓老年性痴呆发病的有力措施。
Q:在日常生活中,多吃哪些食物能够预防老年痴呆?
老年人要做到“三定、三高、两低和两戒”,即定时、定量、定质;高蛋白、高不饱和脂肪酸、高维生素;低脂肪、低盐;戒烟、戒酒,可多吃些鱼类食品,适当补充体内维生素E。
要多吃一些健康食物,如核桃、豆类及其制品、鱼类、瘦肉、瓜子、花生和新鲜蔬菜、水果等。中医讲:健脾补肾类食品,如山药、大枣、薏米等,预防动脉硬化发生。
Q:既然有食物能够预防老年痴呆,那么哪些食物是会诱发老年痴呆的,或者加剧老人痴呆病情发展的?
我们食物中的铝、铜均会加重痴呆。虽然我们的食物中并不含有过多的铝,但一些食品添加剂中常有铝,比如:家用泡打粉、盐汁食品固定剂、干酪和苏打饼干中也均含有铝,其量虽不太大,却值得老年人注意,不可长期或过多食用。饮水中铝的含量也不可忽视,地表水含铝并不多,但近年来日趋严重的酸雨,可使地质中铝溶化进入水中,从而造成我们过多摄入铝。现代烹饪炊具不少为铝制品,如果经常将过酸过咸的食物放在这种炊具中存放过久,就会使铝深入食物而被吸收。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这些造成摄入铝过多的不利因素。
如果是高铜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,除应积极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病(肝脏合成铜蓝蛋白能力低于正常人,使铜大量沉积在大脑等器官)外,还要限制富含铜的食物,如可可粉、干茶叶、动物肝脏、核桃和芝麻酱等。
Q:除了通过饮食预防老年痴呆外,生活中还有什么妙招可以预防老年痴呆?
唯一可行的办法是“防”字当头。具体概括8条建议,可供参考:
1、适当锻炼,多做运动。
2、坚持用脑,晚年仍要坚持阅读、下棋、猜谜、吟诗作赋等脑力活动,使脑细胞始终处于活动兴奋状态,以减慢老化。
3、保持心情舒畅,多听音乐。
4、多参加社交活动。
5、戒烟忌酒。
6、防治便秘。
7、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病。研究证明,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脑中风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与老年痴呆的发生有密切关系。

神经病学硕士
200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(原山东医科大学),曾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进修学习。主要研究方向是老年性痴呆,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。如脑血管病、痴呆、脊髓病变、帕金森病、颈椎病、眩晕、周围神经病变及神经心理问题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