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说多喝骨头汤就能补钙?
用咖啡“续命”,把碳酸饮料当水喝?
……
小心骨骼“库存”亮红灯
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,
今天,跟着广东祈福医院骨伤一科李燕南主任
来认识这个沉默的“骨骼杀手”!

01摔一跤就骨折了?根源是它
搬个花盆或者打个喷嚏就骨折了?坐个屁墩儿就骨折了?手撑一下就骨折了?不少身边的长者可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,而这种一跌倒就骨折的根源就是——骨质疏松。
李燕南主任指出,这是一种骨骼代谢性疾病,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、骨组织微结构破坏,导致骨骼变脆、容易骨折。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,很多人直到骨折才发现自己患病。
据统计,在全球范围内,在50岁及以上的群体中,有三分之一女性、五分之一男性会面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。
图源:千图网
02三大典型症状,尽早识别!
腰背部疼痛: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是腰肌劳损、椎间盘突出等问题。
身高变矮:许多长辈在年纪大了之后驼背、身形变得佝偻,说明他们已经骨质疏松了。
脆性骨折:如发生脆性骨折,建议就近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当然,如果家人们想知道有没有骨质疏松的风险,也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来自测一下:
OSTA指数(亚洲骨质疏松风险指数):(体重kg—年龄)×0.2=风险指数
计算结果分析:
² 指数大于-1,提示骨质疏松风险低;
² 指数小于-4,提示骨质疏松高风险;
² 指数在-1和-4之间,中风险,积极预防。
同时也可以每年定期体检,拍X线/CT或血液检查,测钙、磷、维生素D等,排查继发因素。
日常生活,如何预防骨质疏松?李燕南主任介绍:第一,规律作息,早睡早起,不要熬夜,让身体有足够的精力;第二,健康饮食:多吃富含钙、低盐和适量蛋白质,均衡饮食;第三,坚持运动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以上;第四,每天保证15-20分钟日晒,让身体产生维生素D,帮助钙质吸收。







0
2025-10-24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