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“不普通”的血常规检查
接诊的医生很细心,虽然看起来像感冒,但还是建议乐乐做一个血常规检查(就是扎手指,看看血液里各种细胞的数量和形态)。结果出来显示:
² 负责携氧的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(贫血)。
² 负责抵抗病菌的白细胞数量也明显减少。
² 但负责凝血的血小板数量却正常。

检验科日常工作照
这种“两少一正常”的情况,引起了检验科技师的警觉!这不像是普通呼吸道感染。他们非常谨慎,立刻重新采血,用显微镜仔仔细细地观察。虽然这次没直接看到“异常细胞”,但经验丰富的检验技师心里敲响了警钟:这么严重的贫血和白细胞减少,很可能意味着孩子身体里造血的“工厂”(骨髓)出了问题!乐乐被安排住院,做更深入的检查。
深入检查,揪出“真凶”线索
住院后,儿科聂秀丽医生立刻安排更详细的血液检查,重点查看骨髓这个“造血工厂”的情况。结果更让人揪心:白细胞总数极低、严重贫血(血红蛋白只有59g/L,8岁儿童正常值为:118g/L-156g/L),更重要的是,发现反映红细胞造血能力的指标(网织红细胞)低到几乎测不出——这说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!
然而,揭开真相还需要关键证据。检验技师李霭龄、陈永兴,在乐乐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的血涂片里,经过细微的寻找,终于发现了极其稀少、形态异常的原幼淋巴细胞。这个可怕的信号,直指一个大家不愿听到的可能——急性白血病!骨髓穿刺成为揭开谜底的必然之选。

检验科日常工作照
骨髓穿刺,确诊“元凶”
在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下,医生抽取了乐乐少量的骨髓进行检查。经瑞氏-姬姆萨染色后,我院检验科与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在显微镜下联合诊断,残酷的真相被揭露:
² 骨髓里本该是各种健康血细胞,现在却被大量(87%)的“异常细胞”霸占了。
² 正常的造血细胞被挤得所剩无几。
² 进一步的染色测试也证实,这不是髓系白血病类型。

检验科日常工作照
最终乐乐被证实,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ALL)。这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,这些异常细胞在骨髓里疯狂生长,把正常造血的“工厂”破坏掉,导致孩子贫血(脸色苍白、没力气)、容易感染(发烧)、容易出血(但乐乐血小板当时还没降下来,算发现较早)。
当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浓度结果明显异常,而外周血细胞形态未见异常时,往往容易因粗心导致漏诊,此次乐乐能在病程早期得到明确诊断与及时治疗,也充分展现了医技人员对日常工作的细致认真与高度责任心。
最后给所有家长提个醒,若孩子出现以下情况,千万别大意,一定要及时就医:
1. 持续的面色苍白、乏力、没精神;
2. 反复发烧、感染不容易好;
3. 不明原因的皮肤出血点、瘀斑、牙龈鼻子容易出血。

检验科大合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