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2024年11月,当67岁的李阿姨(化姓)被第6家医院委婉告知“后遗症期康复希望渺茫”时,她和家人几乎陷入了绝望。然而,在广东祈福医院康复中心,曾被判定“终身依赖鼻饲”的李阿姨,不仅成功拔掉了胃管,还恢复了肢体功能并且能够独立行走......
中西医结合,破局感染难题
2024年4月,李阿姨确诊了动脉瘤动脉出血,做完脑出血手术后,在半年的时间内,李阿姨辗转多家三甲医院,反复出现肺部感染、颅内感染等并发症,遗留吞咽障碍、肢体瘫痪等残障。
11月,家属带着最后一线希望,求医到广东祈福医院康复中心。入院评估显示认知障碍、声带麻痹、构音障碍、语声低微、吞咽障碍、咳嗽反射减退、四肢肌力差、平衡功能受损,属重度功能障碍。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,康复中心主任张忠平和主治医师许秀接诊后并没有退缩,而是制定了“控感染—强基础—促功能”的整体治疗方案。
康复团队认为控制感染为首要解决问题,先暂停易引发呛咳的吞咽训练,优先采用心肺康复结合中药调理的方法来控制肺部感染。指导李阿姨进行腹式呼吸训练、呼吸肌力量训练和气道保护法,促进痰液排出,改善肺功能。
同时,结合祈福国医馆主任中医师肖烈钢的辨证施治方案,选用具有清热解毒、化痰止咳、益气养阴等功效的中药方剂扶正祛邪,增强机体抵抗力,以及针灸活血通络。此外定期监测炎症指标,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。短短1月余,困扰李阿姨7个月的反复感染终于被攻克!

李阿姨的丈夫回忆说:“当时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,但许秀医生告诉我们,只要有一线希望,就竭尽所能。她的话让我们重新燃起了希望。”许秀医生表示:“李阿姨的情况确实很复杂,但我们相信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,能够控制住感染,为后续的康复打下基础。”
分阶段训练,重建生活能力
在功能恢复方面,康复团队为李阿姨制定了全面的训练计划。康复治疗师许浩首先为李阿姨进行关节被动活动,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,随后通过渐进抗阻训练增强四肢肌力。借助平衡木、平衡板等设备,进行坐位和站立位平衡训练,提升身体平衡能力。再进行助行器辅助下的步行训练,逐步增加步行距离和速度,如今李阿姨已能独立行走300米。
在认知言语康复方面,康复团队进行发音、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,逐步恢复言语功能。心肺功能改善后,陈杰妮治疗师为李阿姨加强吞咽功能训练,从物理刺激逐渐过度摄食训练,保持患者稳步进步,减少误吸风险。同时,国医馆肖烈刚主任采用针灸刺激特定穴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。李阿姨从最初的“沉默无言”状态,如今已能清晰对话。
李阿姨的丈夫感慨地说:“我们真的很感激整个康复团队以及肖烈刚主任针灸协同治疗。他们不仅帮助我妻子恢复,还一直在精神上支持我们。每次看到妻子的进步,我们更有希望了。”
许秀医生则表示:“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传统观念认为脑出血6个月后进入后遗症期,功能恢复天花板极低,但李阿姨在系统康复后,已实现自主进食、交流、短距离行走,远超预期。”
(李阿姨在跳操)